登录 | 注册 | 添加收藏 | 设为主页

度假交换

交换酒店 度假目的地

俱乐部快讯 会员中心

旅游地产

在售项目 二手转让

项目资讯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行业知识

旅居时尚 区域发展

项目合作

合作度假交换

项目策划销售

会员申请

易度假介绍

您当前的位置是:行业资讯 > 区域发展

滇池度假区借论坛“引智”行业精英共谋旅游度假区跨越发展

点击数:166加入时间:[2012-06-11 15:36:10]

6月6日下午,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怡景园酒店,“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论坛”如期举行,国内旅游行业众多精英齐集一堂,就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智慧的碰撞。

为祝贺滇池度假区建区20周年,国家旅游局发来了贺信。贺信中写道:20年来,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紧紧围绕旅游主业,着力打造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和高原体育特色旅游品牌,不断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逐渐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时期度假旅游需求的重要基地,已经成为昆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说:“旅游业是一个敏感的产业,但绝不是一个脆弱的产业。只要人类发展的脚步不停止,人们追求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自由与幸福的愿望就不会消失。这次论坛是全国旅游度假区的一次盛会,将搭建起合作沟通的舞台,构建起展示交流的平台,必将为推进旅游度假区的跨越发展,实现旅游度假区的融合共赢起到促进作用。”

针对目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提升旅游竞争力、更好发挥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等问题,九位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和相关旅游度假区负责人结合各自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精彩的主旨主题演讲,让与会人员对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度假区已成为了海内外游客体验“民族风情之旅”和“健康时尚之旅”的首选之地,成为了广大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必达之地。并在2009年被评为“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与此同时,“滇池之旅”、“滇池春天”、“滇池高尔夫”等一批著名商标孕育而生。

罗建宾主任发表主旨演讲

滇池度假区打造宜人宜居家园

在6月6日召开的论坛上,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做了题为《实践 创新 机遇 全力打造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区》的主旨演讲。演讲中,对度假区发展20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回顾。

“我们将在产业培育、生态建设、旅游开发、文化打造等方面进行积极努力、实践和探索,力争实现‘经济规模、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体制机制、争先进位’六大跨越,探索出一条结合自身优势、彰显自身产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度假区真正成为展现春城特色魅力的城市名片,打造成为宜人宜居家园。”罗建宾说。

滇池度假区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唯一位于内陆省份的旅游度假区。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滇池度假区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发展和优异成果。同时,也面临旅游产品单一,个性旅游产品不突出,总体品牌形象模糊;高星级酒店匮乏,宾馆酒店的服务水平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短,旅游产品亟待转型升级等瓶颈。

为实现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一流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滇池度假区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以休闲旅游度假为核心的综合性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以发展的眼光、整体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把城市规划建设同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结合起来,从保护生态环境、体现文化内涵、创立品牌特色、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营造旅游度假的大气候大环境等方面入手,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打造成为休闲度假胜地、文化旅游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宜人宜居家园和生态建设典范。

罗建宾表示,为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滇池度假区将充分发挥春城气候、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要素集聚优势,引进一批都市休闲、生态休闲、体育休闲、湖滨度假、山林度假、温泉度假项目,培育一批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具有特色优势的主打产品,使游客“愿意来”、“留得住”、“游得好”。

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塑造文化符号,提升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滇池旅游度假圈,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基地。

“滇池度假区结合自身优势,将突出发展总部经济、旅游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行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休闲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并全面推进园林绿化,最大限度扩大绿化空间、增加绿化总量、提升绿化质量、彰显特色品味。”罗建宾希望这些优势提升滇池度假区在国内旅游格局中的竞争力。

专家观点

旅游应与文化深度融合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明德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物质消费。感受历史、体验文化正日益成为很多人踏上旅途的最大动机。

李明德认为,旅游和文化融合的核心内容就在于站在主观能动的角度,主动选择那些客观存在的文化加以提炼和深化,使其更有魅力的展现出来。

“为给旅游业注入文化活力和动力,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创意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自己多年对旅游业的关注和理解,李明德认为文化正在转化为一种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创意的过程。

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涵盖了旅游产品、旅游活动、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形象等多个方面。李明德强调任何一个旅游产品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鲜明的主题才会产生鲜明的市场形象,才会引起旅游者热切的关注。同时,艺术性、趣味性、刺激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也应成为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的手段。

旅游度假区国际化的创新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张栋

“12个国家级度假区无一例外的正向国际化集体发力,表现为度假资源与休闲活动的国际吸引力、游客构成的国际化、服务与设施的国际化、品牌与营销的国家化。”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张栋开门见山的表达出了自己的主题。

虽然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张栋认为,目前全国度假区的发展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发展不平衡、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建设目标偏离和环境生态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

因此,对于已经步入发展轨道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而言,怎样持续性提升国际化水平成为一个有共性的难题。张栋在论坛上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即以人文资源优势弥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创新区内休闲活动,提升国际吸引力。

同时他针对既无自然资源也无人文资源的度假区提出了国家化度假游客集散地的概念,即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构架和丰富多彩的夜间旅游休闲活动的打造,加强区域互补,并引入大资金大品牌的整体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新赋予度假区主体功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 厉新建

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休闲度假需求。但目前,旅游度假区往往发展成为行政区。厉新建认为,针对这种状况,需要通过核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划分、传统区域与新生区域等的划分来解决,重新赋予、重点凸显旅游度假区的主体功能。

观光旅游表现为外部的“观”,而休闲则更多体现在内部的“融”,所以旅游度假区要突出营造休闲度假氛围,这种氛围的打造需要依赖休闲项目的设计、休闲环境的改造以及休闲人群的利用。“一个度假区的界限划定不是以某一条路、某一个红绿灯而定,而是一种氛围的营造。各种项目、设施,形形色色的休闲游客以及这些游客的休闲行为本身就是重要的休闲氛围营造元素。”厉新建说。

此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旅游度假区应该留有相应的发展余地,动态化发展,其中尤其需要文化性的活动项目,比如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创意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作品的展示平台。

信息技术推动度假旅游新革命

北京休闲度假企业联谊会会长 吴晓燕

现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日新月异。借助新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得以加快,酒店和信息向深度融合推进。同时,3G等先进技术和移动商务的推广应用,也将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

当前,智能手机正在席卷全球,旅游相关的手机运用已大量出现。吴晓燕举例说,万豪酒店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推出手机客户端。“传统的旅游服务转移到手机终端这一战场,并且获得社会化媒体及GPS定位的助力,服务将更实时化,更具便捷性、可搜索性和可分享性,信息技术革新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吴晓燕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0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旅游收入份额的近15%。预计2012年全球查询旅游信息的手机用户将增长51%,达到18%的手机用户将使用手机预订酒店和机票。

可以预见,网络预订、手机预订、新媒体营销,技术大潮势必推动度假旅游新的革命。

经验分享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打造

“大连-辽宁-东北亚主客厅”

在综合分析内、外部优劣势后,大连金石滩度假区确定了以旅游为平台,以人流为基础,从目前的观光式为主的单一功能过渡到休闲与体验复合型旅游度假区,并向文化、创意和时尚产业拓展,最终成为高端新兴产业集成的综合性旅游区。

以大连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为支撑,金石滩将打造注解、代表乃至提升整个大连城市形象的窗口区域,进行“时尚大连-时尚在金石滩”、“浪漫大连-浪漫在金石滩”的理念传导,塑造金石滩的“城市旅游地标”地位。

同时,在“一海一世界、风情金石滩”的口号基础上,系统打造金石滩不限于大连一地的、综合集成的“东北亚高端风情体验区”形象。以东北亚为战略区位,打造集成东北亚核心元素(时尚、浪漫、建筑、健康、娱乐、商务、文化、生活、民族和自然元素)的“十大风情”,实现金石滩从“大连后花园”向“大连-辽宁-东北亚主客厅”的转变。

为配套形象塑造,金石滩将打造相应的多元区域功能。从现有的旅游、观光等传统功能为主,进一步延伸到休闲、体验、养生、娱乐、商务、会议、拓展乃至“恋居”等各方面现代旅游度假区的经典功能。

武夷山国家度假区

文化产业提升景区品质

武夷山度假区早前作为武夷山景区的延伸和补充,主要担负观光游客的“吃、住、行、购、娱”功能,度假功能基本缺失。经后期努力,建成了国际标准18洞山地高尔夫球场和悦华酒店等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一批高档次旅游度假配套设施。但总体的旅游度假功能尚显单一,在整个国际旅游度假体系中处于较初级阶段。

2008年开始,为提升旅游度假休闲品质,度假区投资近8亿元,实施建设中华武夷茶博园、茶博馆,打造茶文化研究基地;推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打造武夷山的文化品牌;拓宽改造区内主干道,打造武夷山第一迎宾大道等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

其中,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铁三角”创意策划,全国唯一以茶为主体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已成为武夷山的文化品牌。2009年3月公演以来,截至今年4月,演出1200多场,观众近13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1.6亿元。

同时,“印象大红袍”还进军动漫产业,打造出动画版“印象大红袍”,开发卡通公仔、服饰、文具、家居用品等系列产品,并推出“印象大红袍创意集市”。旅游度假区的特色、品位和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适应了武夷山快速发展和现代旅游、度假、休闲、文化、养生的需要。

更多